梅大高速涉事边坡:脆弱地带与养护之困
5月7日凌晨一点,在S12梅龙高速东延段K11+900m,这些从塌方处搜寻出来的零部件摆在路旁。完整些的车架,已安置在梅州大埔县交通运输管理局附近的空地上,事故车辆大多凹陷变形、玻璃破碎,残存车架上裹着泥沙;部分车辆车头引擎处缺失,留有明显烧毁痕迹;每辆车均喷有红漆数字标识,从“1”到“23”。
据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救援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2日14时,已发现23辆车陷落,48人死亡,另有3人DNA待进一步比对确认;30人受伤,目前无生命危险。
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本次塌方路段曾在2022年8月出现水毁病害,坡面溜塌、急流槽损坏,此后进行了加固及完善排水。修复工程方案从2023年的4月到9月分批建设完成。
此外,澎湃新闻走访获悉,在事发前这一路段或周边曾经多次巡查养护。其中,塌方前一个月,至少有5批次的养护人员曾在塌方处前后一公里内进行了排水系统清理等工作;塌方前一周,还在周边约500米处回填封缝了二级边坡平台的局部掏空,以及砍倒伏树,最近距离约三十米;有养护人员称,在塌方前一小时左右,经过涉事路段未发现路面异常。
作为梅大高速的营运管理方,广东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称“大潮公司”)梳理的2024年梅大高速重点边坡有41处,包含此次塌方点位的K11+870-K12+153下行路堤边坡位,且安装了GNSS自动化监测设备。
从事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的学者陈志鹏告诉澎湃新闻,山区公路一般不会进行特别加固,“要平衡安全和经济”;高速公路设计会考虑50年、10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但遭遇极端恶劣天气,也可能超出公路的承载能力。
在行业内,边坡路基的巡护也受制于资金、人力、技术等,即使是边坡位移智能监测设备GNSS也可能有监测盲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李家春向澎湃新闻指出,若塌方是突发的,那GNSS设备可能来不及预警。
另据新华社5月4日消息,塌方灾害发生后,广东省政府即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灾害调查评估组,目前灾害原因正在调查评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