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00后即将毕业 插画师回应愿作品免费授权小学教材 扫黑除恶第四集
2004年,从一家央企退休后,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淑芳考取了驾照,随后与丈夫一同踏上了自驾游之旅,开启了他们长达十余年的旅居式养老生活。北到辽宁东戴河,南到海南省,李淑芳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部分度假胜地。
2022年,丈夫突发疾病,成为了她养老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得到更好的照顾,李淑芳决定入住养老机构,日常的护理费用全部由养老金覆盖。
在泰康之家·桂园,约30%的长住老人来自广西之外的省份,其中又以北京老人占多数。李淑芳形容现在的养老状态为“比上班还满负荷”,但她乐在其中。每天早晨7点,她和丈夫会准时观看新闻联播。9点之后,他们会进行半小时的健身操锻炼,随后在健身房进行拉伸训练。其余时间,他们也会根据课程安排,参加乒乓球、门球、游泳课、手工艺课等活动。晚饭后,夫妻二人则会在养老社区内散步。
她说:“在园区遛弯,你会看到许多相互扶持的白发老人。我们也像大学生一样定期参加各种课程,这里的生活丰富度与在家养老或全国旅居养老完全不同。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也无须再打扰子女们的生活。”
李淑芳特别看重养老机构内的慢性病管理以及急救服务。此前,在全国各地自驾游入住民宿或酒店过程中,她发现大多数机构都缺乏医疗保障。“老年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因此黄金抢救时间对我们特别重要。我们老人都将养老社区内的安全报警铃称为‘生命线’。”
在泰康之家·桂园,除了为李淑芳这类长住老人提供康养服务,机构还为老人提供短至三天两晚、长至半年的旅居康养方案。为此,养老社区内还专门开设了旅居区域并和常住老人区域区分开。
每年十一月,当北方即将进入供暖季时,泰康之家·桂园就会迎来旅居康养的旺季,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从2022年9月开业至今,养老社区已接待过超1.3万来此短期旅居的老人。
泰康之家·桂园社区负责人张竞的观察是,选择来桂园进行旅居的老人,总体上收入水平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都较高,其次身体状况良好,兴趣爱好广泛,会积极热情参与各类活动,且更注重沉浸式深度体验类的活动。并且,大量老人会选择“居游”的模式,即选择更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半年旅居享老+半年居家养老”的模式。
张劲松的调查也显示,选择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年龄以70岁至80岁为主,身体多数能够自理或者不需要太多的照护。其中,家庭条件更好、收入更高的老年人群,异地养老方式更偏旅居,会去海南等更远、条件更好的地方旅居。
为吸引一线城市老人来旅居养老,近几年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也不断发力康养产业。在顶层设计方面,《深入推进“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就提出推动康养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具体举措包括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等设区市为重点,建设改造一批适老定居型养老社区等。
张竞说:“目前广西大多数康养旅居基地更像是度假山庄或大型酒店,缺乏全面的适老化硬件和服务,尤其是缺乏医疗保障配套。医养融合是老年人康养旅居的有力支持和后盾保证,在康养旅居过程中,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更加注重紧急救助效率、慢病管理支持、健康照护的康养结合需求。因此,伴随着旅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机构自身也需要不断在助老化设施上做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