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院腊八粥?南京拉手团购 东京电影节闭幕 yidaiyilu
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4万人,京津户籍老人到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2023年,上海市官方一项针对近3万名上海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显示,19%的本市户籍老人有一定的异地养老或康养意愿。
拿着一线城市的退休金,选择异地养老的一些老人,在三、四线城市中成为了中高收入人群。《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显示,2020年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均待遇为57348元/年(4779元/月),此数据为2020年上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却是2020年盐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1.9%。
退休金和其他资产性收入足以让部分老人在三、四线城市入住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享受更为优渥的老年生活。
与此同时,城市的管理者也在为这种趋势提供便利。
2017年开始,京津冀三地先后打通了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并拥有同等享受机构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2021年,上海市医保、民政等部门开始推进长护险异地结算试点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后上海户籍老人在苏浙皖三省的试点机构养老,也能享受上海的长护险待遇。
京沪悄然向其他城市“疏解”老人的背景是,作为全国最早一批进入中度老龄化的城市,京沪目前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均已经超过27%,且老龄化程度呈现不断加深的态势,城市养老服务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劲松表示,虽然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但一线城市养老、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依旧突出,老人入住城区养老机构面临入住难、费用不断提高等问题。为缓解养老服务供给压力、均衡区域养老资源配置,鼓励老人异地养老成为一线城市解决方案之一,异地医保结算、养老服务异地补贴等政策障碍也在逐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