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慢阻肺、肺结核、肺癌等患者,家属如何做好护理?
肺,作为人体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的重任,直接关系到生命活动的质量与持续。随着环境变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人口老龄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以及各类感染性肺炎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何为肺病患者做好护理工作?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肺病常见类型与症状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气短,尤其是活动后更为明显。
2.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以长期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咳嗽、咳痰(可能带血)为主要表现。
3. 肺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持续性咳嗽、咯血、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4. 各类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肺炎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基础护理原则
首先,定时监测呼吸状况:记录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定时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定期测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定时体温管理: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问题。
其次,呼吸功能锻炼。深呼吸练习:鼓励进行腹式呼吸,增强肺活量。呼吸操:通过特定的呼吸运动,改善通气功能。使用吸入器:遵医嘱正确使用雾化吸入或干粉吸入器,以减轻气道炎症。
第三,环境调整。保持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尘埃等刺激物。适宜温湿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0-25°C),湿度在40%-60%,利于呼吸道舒适。无烟环境:严格禁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第四,睡眠管理。良好的睡眠对于肺病患者至关重要,它能帮助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功能。建议规律作息:建立并保持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睡前准备:晚餐宜早且清淡,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晚上可进行轻松的活动,如阅读或听轻音乐,帮助身心放松。适宜睡姿: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呼吸困难在夜间醒来,尝试使用枕头支撑上身,采取半坐卧位睡眠,有助于减轻呼吸压力。环境优化:确保卧室安静、黑暗、适宜的温度,使用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中的过敏原和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第五,康复体操与物理治疗。肺康复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呼吸肌训练等,旨在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呼吸效率。体位引流: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患者,通过改变体位并利用重力帮助排出肺内分泌物,需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人士指导操作。胸部物理疗法:如振动排痰、拍背等,可以促进气道内痰液松动,便于咳出,减少感染风险。
第六,家庭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家庭氧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正确使用:按照医生指示选择合适的氧气流量和使用时间,通常在活动后或夜间血氧水平下降时使用。安全第一:确保氧气设备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定期检查氧气管道是否漏气,保持设备清洁。监测效果:家庭氧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疗效果并适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