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民营经济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蓬勃发展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3-06-19 10:06:31
浏览

位于中国东部福建省海岸线上的泉州被广泛认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座城市曾经是历史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尤其是在数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宋元时期,如今随着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座城市再次繁荣起来。

2022年,泉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1万亿元人民币(约1697.3亿美元),其中私营企业的贡献率超过80%。

民营经济还创造了该市约70%的总税收和90%的城市就业岗位,培育了九个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包括纺织和机械等传统产业和电子等新兴产业。

10年前,张和他的团队搬到了泉州安溪的一个工业园区。他现在是福建闪电光电的人力资源总监,这是一家提供大功率LED部件和半导体封装的领先公司。

他回忆说,该公司在园区开展业务后不久,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就推出了有益的产业、信息、技术和税收政策。

张说:“这些政策和政府在改善产业链方面的其他努力导致了当地有竞争力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由此,安溪实现了从单纯依靠钢铁、家具等传统产业向光电等新兴产业的产业转型。

三安中科由福建三安集团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2015年共同创立,总投资70亿元。主要从事植物照明产品产业化、生物制药原料培育、严重植物病害新药研发。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LED照明的单体建筑植物工厂和中国最好的光生物技术。

Sanan Sino-Science董事李阳表示,该公司利用LED照明和自动化设备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没有农药或金属污染的优质蔬菜的日产量为1.8吨。

到目前为止,三安科技已在中国申请了524项专利,在国外申请了156项专利,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已出口到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3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植物工厂创新和产业化的全链条高科技企业。

随着泉州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产业仍在发挥支柱作用并不断升级。

泉州晋江凭着“敢为天下先、拼搏必胜”的精神,从一个人多地少的“高产穷县”转变为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第一”、“中国十强”。

多年来,晋江走出了一条以民营和实体经济为支撑的县域区域发展之路。

2022年,晋江GDP同比增长4%,达到3207.4亿元,在中国县级城市中排名前五。

晋江有9万多家私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量、产值、税收和就业的90%以上。鞋类和服装是当地产业中最强的,像安踏和特步这样的运动品牌最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当地政府还努力鼓励创新,吸引了9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4所大学。超过640家高科技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60亿元。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琦表示,学院侧重于基础技术创新,研究所侧重于产品创新,私营企业侧重于商业创新。

他补充说,运动鞋产品的未来趋势是高质量、绿色和智能,随着不断创新,更多的中国品牌将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