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痿风险?“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新研究引关注,实际风险仅为1
过去两年来,新型长效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而风靡全球,尤其是顶级富豪马斯克等名人的背书更是很快将其送上了“神坛”。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却引发了外界对这款“减肥神药”的质疑。
5月22日,发表在《自然》子刊《国际阳痿研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服用司美格鲁肽的非糖尿病男性更容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以下简称ED)。
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出现ED的风险约是对照组的4.6倍。不过,从数据看,实际风险仅为1.47%。而且,据非营利学术医疗机构Mayo Clinic,ED的诱因较多,包括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吸烟和某些处方药。
阳痿风险是对照组的4.6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风险仅有1.47%
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主要评估了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使用司美格鲁肽与ED风险之间的关联。数据来自电子医疗档案数据库TriNetX Research,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1日后开具司美格鲁肽处方的18岁至50岁、BMI>3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BMI>30即代表肥胖)且未诊断为糖尿病的男性。
研究确定了3094名符合条件且接受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以下简称“治疗组”),以及同等数量的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以下简称“对照组”)。如果男性已报告有ED、睾酮缺乏症,或经历过阴茎手术等临床病史,则会被排除在外。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8岁,但治疗组的BMI更高,治疗组平均BMI为38.7kg/m2,而对照组的平均BMI为37.2kg/m2。
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治疗组中,有1.47%被诊断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剂(一类治疗ED的药物),约是对照组的4.6倍。数据显示,对照组只有0.32%被诊断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剂。此外,治疗组中有1.53%被诊断出患有睾酮缺乏症,对照组这一数字为0.80%。
由此,研究认为,与从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男性相比,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患者出现ED和睾酮缺乏症的风险有所增加,不过考虑到司美格鲁肽可以减轻体重且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等,这一比例可能对大多数肥胖患者还是可接受的。
对于风险产生的分析,研究团队推测,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与表达GLP-1受体的Leydig细胞相互作用,并调节其GLP-1的分泌,司美格鲁肽可能通过刺激海绵体组织中的GLP-1受体,从而可能减少脉冲性睾酮分泌并增加平滑肌松弛,进而增加了ED和睾酮缺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