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河之殇,失去的不止上亿补偿
“春有百花秋赏月,夏有河柳冬踏雪。两岸风光旖旎,碧水一路奔腾而下……”2023年11月,《南京日报》刊载了一篇描绘滁河秀美风光的文章。
文中说,这条发源于安徽、由江苏入长江的滁河,经过苏皖两省的齐抓共管,从一湾自然水道,变成了一条安全的“水长廊”,一道优美的城市风光带。
然而如今,这湾碧水,成为历史。
截至5月29日,安徽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已成立,全椒县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滁州市副市长余成林被派往全椒“救火”兼任县委书记。对于这起滁河水质污染事件,目前定性为:“是一起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后果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
回顾这起污染事件时,城叔发现了一个细节。滁州市生态环境局的一则消息中提到:“事情发生后,在南京市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市、县迅速采取措施”。措施包括关闭闸口,截留污染水体,及时对死亡鱼虾进行无害化处理,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增加水体含氧量。
事发在全椒县,支持的却是南京。时间拉长一些来看,围绕这条长江一级支流的“大力支持”,更多地浮现出来。
苏皖补助金
滁河位于江淮之间,绵延269公里,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安徽滁州的全椒县、南谯区,位于中上游;江苏南京的浦口区、六合区位于下游。围绕滁河开展跨区域的流域治理,成了安徽和江苏并肩作战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