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博物馆闪耀

都市科技网 rwddl8 2023-09-27 10:20:29
浏览

-坐落在中国东部山东省曲阜市中国哲学家的著名故乡的孔子博物馆,继周一关闭后,再次向充满活力的游客敞开大门。

这些热切的观众发现自己被身临其境的展览所吸引,这些展览涵盖了孔家的习俗(孔是孔子的姓)、仪式、日常礼仪以及书法。

“博物馆是保存和促进传统文化的杰出场所,同时有利于国际交流。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曲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新安在一个新博物馆展览的启动仪式上说。

今年,中国各地的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参观博物馆成为许多游客的必去之地。

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科深入研究了博物馆热潮背后的驱动力,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人中,与在同一座城市的另一边举行的一个论坛的主题不谋而合。

周二上午,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了首届文物与博物馆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博物馆利用文物保护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主题进行了对话。

“今天,博物馆在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COM)亚太国家区域联盟主席安来顺说。

在中国各地,博物馆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努力,成为增强文化信心、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的重要空间。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为遗产保存和保护开辟了新的途径。

ICOM顾问委员会主席Antonio Rodriguez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博物馆参与讲故事时,技术成为有效沟通的关键工具。”。

他补充说,通过虚拟展览,可能永远不会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人现在可以访问动画和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在这方面,技术证明是有益的."

例如,敦煌研究院精心打造了一个数字展览中心,并制作了一个名为“贾尧”的虚拟角色,以个性化的方式传播敦煌文化。2022年,该学院的全媒体平台观众人数达到4亿,观众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

“博物馆诠释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还有新文化,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保持好奇和尊重的态度。博物馆可以增进国家和人民之间更深层次的了解,使文化知识自由流动,促进有益的文化交流,”安在论坛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