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创业做“播客”教练:“逆光”行走 声探“视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5-19 12:42:07
浏览

语音波涛如潮水般从加快至五倍速的读屏软件中快速流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难以理解、跟不上节奏、如同天书般的音频,叶泓霆这位南京“00后”的视力障碍大学生却能轻松驾驭。

他将播放读屏内容的手机贴近耳边,用深沉富有磁性的嗓音,镇定自若地解读诗歌:“青春的沼泽,犹如布满创伤的六弦琴,哑然于时间的淤泥之中;你向我走来,明亮的目光,拂去了我袒露的孤独,就如同时光的一个指尖,轻轻触碰到我……”

年仅二十多岁的叶泓霆,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四岁时,他不幸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视力急剧衰退。“我记得,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的眼睛仿佛患上了急性‘渐冻症’,从能看清树叶的纹理,到只能辨别大树的轮廓,再到后来,笔掉在地上,我摸索十分钟都找不到。”

正值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叶泓霆陷入困惑,他首次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隔阂。父亲为了帮助他,买了一个带有铃铛的盲人足球。然而,这个叮当作响的足球让他感觉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

到了上学年纪,叶泓霆被送往南京市盲人学校就读。他发现周围许多同学郁郁寡欢。“初来乍到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孤僻,不愿意开口说话。老师们不仅要教授知识,甚至就连基本的沟通都很困难。”

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步入阅读和听书的世界。他们研读盲文,解析电影,朗诵小说、散文、诗词集,并创立了文学社团。

当叶泓霆沉浸于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描述——“绚烂的紫藤爬满了白色的墙壁,午后传来知更鸟的叫声”时,他深感疑惑:“海伦·凯勒两岁时便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又如何能够描绘这样的景象呢?”带着这个问题,叶泓霆成为了一名阅读狂热者和听书达人。“无论是课堂内外,同学们都热衷于探讨经典文学作品、电影片段、游戏动漫,仿佛它们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016年,南京市盲人学校制作了广播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叶泓霆担纲主演。那是他第一次踏入录音棚录制广播剧,觉得新鲜有趣。2017年,他接触到了有声书,并立即报名参加了声音培训课程,练习普通话并学习配音。

听书听得多了,叶泓霆便萌生了尝试自己播讲的想法。于是,他购买了声卡和麦克风,将宫廷斗争剧的情节输入读屏软件,借助软件播放,将一段段网络文学内容熟记于心,然后录音上传至网络平台。“刚开始做主播的时候还不熟练,一个小时的内容需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而平台提供的补贴大约是六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