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点赞500个?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党纪要管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4-09 14:54:09
浏览

  “有的县区提出每个社区每天要完成500个点赞任务。有的学校和医院分别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医生、护士全员参与,班主任汇总全班‘点赞’证书照片打包上传。”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3起形式主义典型案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公益活动中摊派点赞任务的做法被点名。

  近年来,随着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问题,摊派点赞任务的做法得到明显遏制。但是,齐齐哈尔此次被通报的案例表明,在基层一些地方,这一数字时代的形式主义“痛点”依然存在,让不少人感到似曾相识。有的地方层层传导“压力”,设定任务指标,不仅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也引发基层群众反感,损害干群关系。

  被点名通报的摊派点赞做法,为的是提高公益活动中的排名。然而,公益活动本就应该出于自愿、发自内心,不管是怎样形式的“献爱心”,首先都要坚持参与者本人不抵触、不反感。不顾基层实际感受盲目下指标、定任务,走向了公益精神的反面,这样的数据做得再“好看”,也不利于公益事业的推广壮大。

  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也要注意“顶层设计”。有的工作和活动存在“唯数量论”的情况,倒逼基层数据造假。一些基层地方之所以把点赞、转发当成一项任务,是因为点赞、转发成为衡量工作绩效或评奖评优的依据。只有更加科学地设定考核评价体系,才能避免上行下效,真正为基层松绑。

  此次通报的典型案例,还暴露出一些地方顾“面子”不顾“里子”,重形式轻实效。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晋城市沁水县等地方,以行政命令方式层层加码下达指标,强行推进经营主体数量倍增任务。辽宁省阜新市部分农家书屋实际利用率低,客观上造成资金使用浪费。这些做法不顾自身实际、违背市场规律、脱离基层实际需求,必然引发群众质疑。

  过去,有的地方和人员在掩饰形式主义问题时,常常存在“初衷是好的”的说法,认为一些形式主义做法也是为了更好开展工作。但是,再美好的初衷,如果没有妥善的工作方式执行下去,就会走偏变形,甚至酿成大祸。只要遗忘了党的性质宗旨,违背了工作纪律,辜负了群众的信任,就要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