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系列|从“制造”到“智造”:深圳如何用未来产业书写高质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未来产业,那或许是,明天的科技所锻造出的后天的产业。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对外发布,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决定》提到,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先行军,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3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了41.9%。
7月18日到20日,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承办、《每日经济新闻》提供媒体支持的“未来产业”系列落地深圳。
期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科技创业中心、硅谷创业实验室创始主任郑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MBA创业管理项目学术主任王颂与校友一行走进深圳标杆企业,和来自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未来产业变革趋势,洞悉产业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