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中国科学家研究北极砂砾寻找全球答案

都市科技网 网络 2024-07-01 09:13:11
浏览

1963年,法国地质学家让·科尔贝尔在新奥勒松附近建立了一个小棚屋,引发了斯瓦尔巴特群岛的现代研究。从那时起,这个曾经的矿业城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科学中心,吸引了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参与北极研究。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件,”挪威极地研究所特别顾问金·霍尔曼回忆起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的成立仪式。

然而,最打动霍尔曼的是围绕“我们能够追求的科学”的讨论。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该镇的远东一侧。

据该站现任经理胡正义介绍,该研究所主要为中国各专业的科学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包括冰川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空间物理学和大气研究。

胡从研究生时期就开始研究冰川。2015年毕业后的第二年,他被派遣到该站进行第一个任期,几乎每年都要在那里度过几十天。

胡的研究集中于细致地跟踪冰川动力学,包括面积和厚度的波动,以及冰川末端从海岸线的退缩,这些都是理解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指标。

“冰川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且相对小众的专业,”胡说,并补充道,选择这个专业通常意味着一个人将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工作,有时甚至是一份相当累人的工作。

他指的是在冰川上的野外研究工作,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设备在寒冷的冰面上跋涉。

“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他拿工作量开玩笑说。

中国站已经对冰川进行了10多年的实地研究,包括对冰川物质平衡、运动、温度、末端位置和气象学的监测和研究。

胡说,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北极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并为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提供重要依据。

基本上,这里所做的大部分研究都与气候变化有关,胡说。

除了冰川研究,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其他研究以及关于海洋生物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通过收集关于北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数据,研究工作可以有助于制定更好的保护措施。

霍尔曼说:“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此之大,以至于无论我们有多聪明,都无法独自解决。”他强调了不同国家之间更多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目前,来自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该镇开展北极研究。

霍尔曼说,这是一个研究小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可以在这里会面、交朋友、建立信任,这对处理全球问题至关重要。

“我相信它可以改变世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