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力度
“目前,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同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建议在重庆等西部省市叠加执行上述两个优惠政策。”
“建议向国家争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扩大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范围,将受惠主体由先进制造业企业扩大至所有高新技术企业。”
6月28日上午,川渝重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推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多位人大代表发出上述建议。
此前,6月24日到28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组织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了解川渝两地科技企业孵化、创业投资服务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等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位人大代表提到,应研究推动出台相关税惠政策,并扩展运用多种金融服务工具,加大对川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扶持。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
“研发实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长期坚持将每年净利润的25%至30%投入到自主研发中。”“去年投入了多少?”“4亿多元。”
在成都市调研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时,人大代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上述对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年度该公司研发投入甚至超过了年度净利润。
事实上,几天调研中,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均将研发投入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
“作为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民营企业,我们能持续多年良好经营,与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调研中,有企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实际上,税惠政策在川渝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以四川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高企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75亿余元,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28亿余元。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川渝地区高企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2023年,四川高企数量排在全国第10位,总数(1.7万家)为排名前2位广东(7.5万家)、江苏(5.1万家)的22.7%和33.3%;截至今年一季度,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共7565家,占全国比重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