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武术拉近了中国和伊拉克的距离

都市科技网 网络 2024-06-22 09:06:54
浏览

在位于伊拉克半自治的库尔德斯坦地区苏莱曼尼亚市的一家武术俱乐部里,100多名当地的中国武术爱好者穿着传统的训练服装,正在勤奋地练习武术套路,每一击都充满力量,精准,并发出雷鸣般的短吼“哈哈”

尽管苏莱曼尼亚盛夏炎热,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但他们对武术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紧张的训练中,这家武术俱乐部的创始人布尔罕穿梭于学员之间,纠正和指导他们的技术。

像许多外国中国功夫爱好者一样,李小龙的电影引发了布尔罕的迷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购买DVD,并寻求当地的大师,从八岁开始他的武术之旅。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要掌握中国武术,你必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和哲学,”布尔罕解释说。

“就像一句阿拉伯谚语说的那样,‘即使要去中国,也要寻求知识。’这同样适用于武术,”他补充说。

2011年,布尔罕踏上了前往中国河南的旅程,追寻他的中国功夫梦。这次圆梦之旅为布尔罕提供了全面的武术训练,并加深了对中国各种武术风格背后的文化逻辑和传统精神的理解。

“少林功夫强调内外兼修,太极体现了以柔制刚的智慧,咏春则是软硬兼施。中国武术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布尔罕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布尔罕多次回到中国接受高级培训。2017年,他在苏莱曼尼亚建立了少林武术俱乐部,不仅教授中国武术,还向众多伊拉克人介绍中国文化。

从那时起,学校招收了3000多名伊拉克武术爱好者,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有。

59岁的武术爱好者索兰说,他15年的武术之旅让他意识到,中国功夫的本质不是战斗,而是挑战一个人内心的恐惧。

“学习武术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武术的目的不是统治或恐吓他人,而是培养自信、独立、宽容大度的坚强性格,”索兰说,并补充说这符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17岁的丹尼尔出生在中国深圳,在随父母返回伊拉克之前在中国生活了五年,他经常回忆起在中国的童年。

“我总是想方设法重新找回我对中国的记忆,然后我找到了这个武术俱乐部。它让我与中国重新联系起来。虽然学习武术具有挑战性,但它教会了我纪律和永不放弃的毅力,”丹尼尔说。

布尔罕很高兴看到如此多的伊拉克人通过武术对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功夫不仅是连接中国和伊拉克的桥梁,也是伊拉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布尔罕说:“中国人常说‘以武会友’,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于文化交流的博大胸怀。”。

“武术不仅强身健体,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尽管两国相距遥远,但在武术的帮助下,两国的距离越来越近,”布尔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