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企业买绿电、绿证减压? 叮当成人社区 ady东京映画 阿宾 房东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5-08 17:14:51
浏览

  4月24日,全国碳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大关,5月7日,收盘价仍在101.67元/吨。这意味着,未来控排企业购买绿电、绿证的倾向将更强,有利于以此走向“碳中和”。但实际操作中,购买绿电、绿证的成本压力令企业难以决策。

  其中有两大问题凸显。一是绿电交易供需存在区域错位,既要“送进来”也要“用起来”,才能满足企业对绿电长期稳定的需求;二是由于缺乏环境权益唯一性认定,中国绿证仅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倡议组织RE100(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有条件承认,企业出海成本由此增加,国际互认急需加强。

  如果降碳成本过高,企业将难以承受生产成本溢价。因此,要让企业能够兼顾长期的绿色与眼前的经济效益,就需关注绿证的国际互认,制定更为细化的电-碳市场衔接政策,根本上减轻企业的负担。

  需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中国绿证缺乏国际认可。比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不认可绿证,只认可绿电购电协议。这导致外向型企业缺乏购买动力。

  中国绿证目前仅被RE100有条件认可,企业需要负担相应解释成本,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属性归属不明确。RE100认为,中国绿证的环境属性可能被重复开发,包括超额的可再生能源消纳、CCER中的重复计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韩雪认为,在绿电自愿采购交易方面,中国绿证之所以无法与国际重要低碳组织和相关倡议标准实现互认,主要原因包括,绿证追溯体系不健全、第三方认证制度缺乏、相关标准体系缺失等。

  绿证需避免环境属性重复计算。对此,国家层面已出台相关政策。2023年7月,《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绿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绿证对应电量不得重复申领电力领域其他同属性凭证。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原则上只能申领核发国内绿证,在不影响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

  另外,绿证的颗粒度也有待提升,需要以机制的更新迭代,应对国际贸易的碳壁垒。欧盟再生能源追踪工具GO(Guarantees of Origins)发行机构AIB(Association of issuing bodies),正致力于发行小时级的可再生能源证书。有专家指出,可以预见,此类证书在欧盟地区正式使用后,在颗粒度层面,中国绿证将更难获得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