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了一定别看时间,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我还在上大学

都市科技网 网络 2024-05-08 14:13:04
浏览

当编辑邀请我写一篇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文章时,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没有杀死我的室友”。 当这个表情包流行起来时,我还在上大学。 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很庆幸当时的室友依然是知心朋友。 我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加上毕业后的生活经历,也让我对室友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学习的时候,我们班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讨论宿舍关系。 我还记得辅导员说过的话:“室友不一定是朋友。” 当时很多学生都感到震惊,觉得这种说法似乎触犯了一些禁忌。 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辅导员能这么说是很酷的——直接、坦诚、真实,并且勇敢地挑战我们对团体关系的刻板期望。 辅导员还说:即使不是朋友,大家也要学会在同一个空间相处。 当时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也无法想象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空间相处,但不能成为朋友”,宿舍关系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空间相处”。 “在没有具体明确标准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定义我们与室友的关系,这也使得探索宿舍关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对于宿舍关系,我们可以求助于一些宽泛的指导框架,比如“求同存异,学会包容”或者“及时沟通,不积累矛盾”等。与室友相处的合适模式最终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与“宿舍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相比,“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探索和定义我们的宿舍关系”可能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想到的方法就是“全方位价值合约”。 这种方法常用于团体心理咨询。 辅导员会要求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小组内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达成共识后再一一记录下来。 虽然顾问会向团体成员介绍综合价值契约的概念,并对契约内容进行总结和记录,但真正对契约做出决策的人是团体成员。 我想这也适用于宿舍关系。 虽然没有团体辅导员,但只要宿舍成员开始积极思考“我要如何与室友相处”,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以达成共识,这样的沟通就可以起到积极协调作用。

合同条款可以是具体的行为,比如“每周六下午一起打扫宿舍”或者“每天11点前关灯”等。 还应该包括一些宏观目标和规范,例如“室友互相帮助,促进彼此幸福”。 成长”或“尊重彼此的界限”。 当发生冲突时,宿舍成员可以查阅本合同,提醒自己建立健康的宿舍关系的初衷。 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以冲突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室友关系的框架和模式。

另一种有用的技巧是“第一人称陈述”。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避免责怪别人。 与全方位价值契约不同,这种方式不需要所有宿舍成员的参与。 每个人都可以单独练习和练习,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人际交往。 具体来说,在练习第一人称陈述时,用“我”作为每句话的开头,如“我看到”、“我听到”、“我感觉到”、“我希望”、“我想要”等。

例如,如果宿舍成员睡得很晚,在室友已经休息时才洗漱,甚至发出很大的噪音,很可能会让室友感到不高兴。 在这种情况下,一句“你完了”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而早上起床后大声洗漱、叫醒室友的“报复性”行为也会引发更多矛盾。 如果你练习第一人称陈述,你可以说:“我昨天睡着后听到你洗衣服的声音。我没有好好休息,心情也不愉快。这对我很有帮助如果你能早点洗漱或者把声音放轻点就好了。” 这种方法看似很简单,但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坚持这种表达方式却并不容易。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一些非常脆弱的感受。比如当宿舍成员缺席时一个室友的生日晚宴,生日宿舍的成员可以说:“我注意到你参加了其他几个室友的生日晚宴,并且很仔细地准备了礼物,但没有告诉我原因。被你忽视、疏远,我感觉有点受伤。” 当您第一次练习第一人称陈述时,您可能会感到有点笨拙和尴尬。 这个是正常的。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就会变得顺利很多。

当许多学生想象他们的宿舍关系时,他们常常对积极的经历抱有模糊的期望。 然而,这种对积极体验的期望很可能是“事情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发展”,这有些不切实际。 与我们想象中的完全积极的体验相比,或许我们更值得期待的是“有意义的体验”。 在一次有意义的经历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和不舒服的时刻,但年轻人可以从这些经历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定义自己的人际风格、学习表达脆弱情感的方式、设定健康的人际界限……这些学习将使人们受益终生。 如果你想和室友成为亲密的朋友,你需要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然而,在与他人的密切交往中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才是我们通过努力更有可能实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