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向到订单,广交会如何吸引采购商买买买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5-04 20:18:53
浏览

  虽然第135届广交会已经举行至第三期,但“热度”依然有增无减。

  数据最为直观:截至5月3日,共有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4.7%。

  作为新中国与世界交流最早的“外贸之窗”,走过135届的广交会,如今依旧被称为“中国第一展”。定位为综合性展会,广交会“人气”为何没有被其他专业展会分流?历经68载,为何依然被中外客商、被世界市场坚定地选择?

  通过一张张订单,我们或许能找到广交会历久弥新、人气不减的答案。

  首先是海外有“真需求”,广交会能“快响应”。衡量一个贸易展会是否成功,光看“看人气”还不够,更要看展会能否实现更多交易,让供需双方实现从意向到订单的真实转化。

  广交会“变现能力”几何?穿越如潮的人流,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80%以上的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了更多供应商,64%的参展企业找到了更合适的配套服务商,62%的参展企业获得了更高效的生产替代方案。而放眼本届广交会,电子及家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等当下最热门、需求量最大的题材展位就超过了8700个,参展企业近3600家,规模空前。

  从布展动态变化中,不难从广交会这个最真实的“贸易一线”,看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正与世界消费市场的真实需要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