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行警惕这种“小黑点”,严重可致命
“五一”小长假来了,春暖花开,不少小伙伴会选择外出旅游、踏青,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
不过,随着天气转暖,可能致命的“小黑点”——蜱虫进入活动高峰期,所以提醒大家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千万要提防身边潜伏的这个危险!
什么是蜱虫?
蜱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物,仅约火柴棒头大小。蜱虫可是一个大家族哦,如果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就叫做硬蜱,属硬蜱科,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如果背上没有盾板的,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不吸血时蜱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
蜱虫是如何袭击人的?
蜱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动物,常活跃于长长的草丛中,在宿主经过的时候,趁机紧贴宿主身上,把螯肢和喂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肤。
蜱虫在宿主的寄生部位通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比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会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被蜱虫叮咬有什么症状?
蜱虫在叮刺吸血常常没有什么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的时候,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最重要的是蜱虫叮咬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Q热、兔热病、科罗拉多蜱热,蜱传回归热等等。当然并不是一旦被蜱叮咬就会导致疾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
如何防治蜱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