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文化学者谢青桐辞世,曾参与大运河申遗
正当盛年的文化学者、文化遗产研究者谢青桐近日在江苏扬州意外辞世,享年53岁。谢青桐著有《江湖有酒,庙堂有梦》等文化随笔集多部,曾参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被其友人称为“古城扬州的一道文化风景”。
扬州博物馆名誉馆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仼顾风说:“谢青桐遽然离世的噩耗震惊了每一个熟悉他的人。人们除了震惊就是痛惜!大运河申遗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七年时光。今年是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我们正在筹备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他却如此决绝地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悲伤和无尽的思念!”
扬州先锋书店,谢青桐追思会现场
据谢青桐友人介绍,谢青桐是4月24日在扬州意外辞世的,生前似有抑郁症倾向。
谢青桐生于1971年,扬州人,南京大学毕业,曾从事多年媒体工作,后于国外访学,归国后致力于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及申报工作,近年来多从事中国士人及扬州文化研究。谢青桐自小聪慧,幼承父训,于传统诗书有深厚功底。1995年,扬州晚报创刊,谢青桐考入报社,先后从事记者及版面编辑,并很快成为晚报业务骨干,担纲新闻调查类版面编辑,关注社会,目光敏锐。1998年,谢青桐自扬州晚报调入扬州日报,先后担任国内新闻、新闻评论等版面编辑。
2005年,谢青桐赴澳洲,在墨尔本大学访学,同时撰写了大量有关国际时政的文章。
2007年,大运河申遗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成立,并设于扬州,谢青桐自澳洲归来,回到故乡,投身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等遗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主导了《扬州文化遗产丛书》的编撰出版工作。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次年,谢青桐离开申遗办,调扬州文化研究所工作。
自2008年起,谢青桐进入创作高峰,先后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并先后创作出版《面朝故乡》、《江湖有酒庙堂有梦》、《越过重洋越过山》等书籍。其中《江湖有酒庙堂有梦》在知识界引起广泛共鸣。
正如一些书评所言,《江湖有酒,庙堂有梦》解决的正是知识分子的”家“的问题。庙堂与江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个“家”,谢青桐的初衷,也许是描绘古代知识分子徘徊于庙堂与江湖的两难,揭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在路上”的难题。而对照当下,他笔下的江湖,那个可漏船载酒,泛舟其上的江湖,庇护着古代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之地,对当代知识分子更有现实关照,更具批判精神,更有启示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