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五一出境机票卖出白菜价,上海飞大阪机票仅8元北京飞韩国首尔往
虽然“过节涨价”是市场规律,但春节假期三亚往返机票的天价仍然让消费者心惊胆战。
恰逢节后机票价格暴跌,一些“未雨绸缪”的人们已经开始安排2024年小长假的出行计划。 他们很早就开始预订旅游票了。 有的甚至计划直接预订年底出国旅游的机票。
现在机票有多便宜?
去哪儿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元宵节(2月24日)后,主要城市机票价格较春节期间下降近40%,热门城市酒店价格较春节期间下降超过30%节日期间。 我们以三亚为例。 春节期间贵得离谱的机票,现在已经开始降价了。 虽然近期三亚出发的机票依然紧张,但飞往三亚的机票却以“白菜价”出售,上海直飞三亚的航班仅需149元。
国际航班价格也是如此。 同程旅游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第一周,国际机票均价环比下降约10%。 “上海到大阪航班只要8元”等吸引人的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榜。 虽然后来有平台出面解释,这个价格不含税,税后410元,但与以往旅游旺季7800、8000甚至过万的价格相比,“便宜得可笑”。
有网友兴奋地表示,一碗麻辣烫要8块多钱,再加上400多税费。 去快速旅行确实是一次非常划算的旅行。 有网友直接进入平台搜索五一、国庆机票价格。 一些航空公司推出了涵盖短假和长假的机票,目前的价格也非常划算。
以北京至泰国曼谷的往返机票价格为例。 目前(2月23日)最低价格不足3800元,北京至韩国首尔往返价格不足2300元,北京至新加坡往返价格不足2300元。 往返总价约6200元。 如果需要从北京转机至伦敦,往返价格最低仅需4500元左右。
已经有很多消费者采取了行动。 近期热议的“女性花1.6万元买全年假期机票”也与不少人分享了类似做法。 即使不是全年,提前预订五一、国庆机票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同程旅游数据还显示,节后一周五一假期出境游机票预订量较节前增长近三倍。 其中,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出境旅游目的地国的国内机票预订量最高; 上海、广州、北京、杭州、青岛五一出境游机票预订量最高。
此外,部分游客已开始预订2025年春节假期出境游机票。 提前一年预订的春节出境游机票订单中,来自上海的订单占比近70%。 上海有飞往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冰岛、瑞士的长期航班。 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机票均已售出。
提前一年购买全年机票值得“借鉴”吗?
有分析认为,航空公司花哨的促销活动也是消费者提前购票的重要原因。 早在去年双十一,各大航空公司推出的“随心飞”产品就成为旅行品类的“热销产品”。 甚至有消费者在去年活动期间“囤货”了2024年的所有旅游产品。 “嗯,酒店、游轮、自助游产品甚至机场贵宾休息室服务都一应俱全。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能够提前规划全年出行的前提是时间自由,这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上班族”。 产品买好了,计划好了,如果假期期间出问题,很多机票也会损失。 有扣除。 同时,价格波动也是不可控的。 去年临近节假日曾出现过降价的情况。 提前预订被“背后捅刀子”。 如果你看看五一的产品,它们是合理的。 立即预订 11 月甚至年底的机票。 机票风险有点大。
一些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从机票预订的角度来看,提前买票是可以的,因为比较便宜,但不宜提前太久。 国内机票一般提前1到2个月购买最划算,国际机票不宜提前太久购买。 机票可以提前3-6个月预订,尤其是欧洲、北美等主要地区,价格会更划算。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机票价格本身就有比较大的波动幅度,所以时不时就会出现惊喜。 想要“错过”低价机票,就应该多关注航空公司和票务平台的动态信息。
2024年出境游成本恐难降低
从出行费用来看,交通和住宿无疑是最重要的开支。 市场重启第一年,国内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和出境目的地国家,尤其是欧洲市场,飞机、酒类产品价格上涨肉眼可见,而由于人力供给不足、资源紧缺,出境旅游产品价格普遍高于疫情前。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尤其是出境游市场。 尽管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快速恢复,但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航空客运总量同比2022年增长36.9%,全球航空客运量已恢复至94.1%较疫情前(2019年)水平下降3%,但酒店、当地交通等其他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
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花更高的价格去旅行,他们对旅行体验的期望也会更高。 面对中国游客的高期望,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 调整产品供给和服务将成为未来出境旅游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2024年中国游客出境游速度将进一步提升。春节假期期间,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国出境游人数约为360万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中国与更多国家达成互免签证等便利安排,航空运力进一步增强,出境旅游人数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世界旅游市场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市场全球报告》,预计2024年至2033年中国出境旅游价值增速将达到131%。就消费而言,中国可能会增长两倍2033年成为美国成为旅游客源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具有长期潜力,值得探索。
抢占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红利的根本之道是拿出好产品、提供好体验。 无论是中国旅游企业还是海外目的地,只有不断创新迭代,才能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