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菲律宾“武装渔民”计划,菲启动海上民兵计划:不会参与这
在远离南海争议海域的菲律宾棉兰老岛达沃市,海鲜市场的商户也在关注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南海争议海域的行动(图:范伟)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利拉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称:“如果你是菲律宾人,无论你在政府还是私营行业,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如何,你都应该因为为中国的侵略行为辩护或找借口而受到惩罚。” 被视为不爱国,是菲律宾国家和人民的叛徒。”他将这个帖子长期置顶。
尽管气氛煽动、舆论紧张,但许多明知自己可能被推到冲突前线的菲律宾渔民仍然坚定地对菲律宾军方的“海上民兵”计划说“不”。
《菲律宾星报》去年8月报道称,在菲律宾武装部队提出将菲律宾渔民训练为预备役人员以帮助保卫“西菲律宾海(南海)”后,中业岛的菲律宾渔民协会对此明确表示反对。 渔民协会主席拉里·雨果表示,他们很难接受军事训练,更不愿意携带武器。
在马辛洛克,当地渔民也对菲律宾军方的“海上民兵”计划嗤之以鼻。 29岁的Jorin Egana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永远不会参加。 “跟随菲律宾军队前往争议海域太远了。 我宁愿去附近的水域钓鱼,赚的钱也少一些。 我不了解菲律宾军队。 方先生为何要这么做? “我感觉很少有人愿意配合这个计划。”渔民多东·莫拉直言,他们只是想赚更多的钱,不会考虑卷入军事化的前线冲突。不少马辛洛克渔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不知道“海上民兵”计划并且“不会参加”。 太危险了!”
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输入“masinloc”。 介绍这个小镇美景的宣传片很少出现在显眼的位置。 取而代之的是菲律宾GMA等媒体在2024年初制作的菲律宾渔民与中国海警的“对峙”视频报道。 在西方和菲律宾媒体的叙述中,“马辛洛克”已经成为中菲南海争端的新“地标”,而这里的渔民似乎也成为了菲律宾最激进的群体之一“与中国作战。”
这真的是事实吗? 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这个小镇时,最初的不安很快就被当地渔民的热情驱散。 那些被菲律宾媒体报道为“与中国为敌”的渔民并没有因为几名中国人的到来而对他们另眼相看。 当记者架起拍摄机时,一些好奇的渔民围观,并在镜头前大方分享自己在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的捕鱼经历。 不少渔民告诉记者,“我们不是敌人”。
马辛洛克渔民杰西·卡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像她一样住在港口附近的很多渔民通常每周三天出海,在黄岩岛附近捕鱼。 他们主要使用两艘政府提供的渔船,每艘可载15人左右,每次出海总共约30人。 杰西·卡西表示,虽然菲律宾渔民现在无法进入黄岩岛礁石,但仍然可以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捕鱼。 “过去,中国渔民和菲律宾渔民可以在那里一起捕鱼。 我们互相打招呼,相处得像朋友一样。 非常和谐。 中国海警对我们也很友好。 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新闻报道一直说“中国想要占领黄岩岛”,政府也开始警告我们钓鱼要小心。 但除了提供船只外,他们没有提供任何额外的支持。”杰西·卡西强调,中国海警并没有从事任何过度或有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