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Y型”无障碍改建坡道背后:上海老工人新村15分钟生活圈升级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3-22 10:25:45
浏览

  日前,曹杨芙蓉园小区顺利完成综合修缮,不仅社区环境面貌有了质的提升,一条联通两幢居民楼出入口的“Y”型无障碍坡道,也以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这条坡道宽1.6米,“Y”型两端分别从192号楼、193号楼的出入口向同一中心点延伸,交汇后再延伸至地面,出入口另一侧则保留了原有的台阶,居民可根据自身情况择一通行。

  一次无障碍坡道改建,可以为社区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作为曹杨新村“15分钟社区生活圈”2.0版“升圈”行动的一环,打造无障碍出行环境,是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宜业、宜学“五宜”社区的重要内容。

  出行“坎途”变“坦途”

  在曹杨新村,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老旧房屋受“先天条件”不足、建设资源有限等影响,许多现实问题成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拦路虎”。

  芙蓉园小区192号、193号两幢楼内的住户多为老年群体,因楼栋底部建有地沉式非机动车车库,所以楼栋外部地面与一楼出入口之间存在6格台阶的高度差,在无障碍坡道改建前,使得腿脚不便的老人通行困难。

  192号楼一楼还住有一户残疾人家庭,该户两位老人都存在肢体残疾,其中一位老伯更是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外出就医及住院治疗,但由于门前台阶太高,无法推轮椅外出,每次都需要通过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用担架“抬”出门。

  金杨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剑英坦言:“前后想到了铺平台阶等数十种办法,但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符合标准、施工面积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等大大小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