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从技术员到经理:一个年轻的埃及人在BRI合作下的成功之路

都市科技网 rwddl8 2023-07-01 09:59:34
浏览

“在这里,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经过11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巨石埃及公司副总经理艾哈迈德·索利曼在回忆他在中国玻璃纤维巨头的职业成功之路时告诉新华社记者。

索利曼的冒险始于11年前,当时23岁的他刚从大学毕业,在埃及北部苏伊士省巨石埃及工厂的流动车间找到了一份技术员的工作。

早在2012年,玻璃纤维制造业对这个北非国家来说还是一个未知领域。“对我和大多数埃及人,甚至其他中东国家的人来说,玻璃纤维制造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术语,”索利曼说。

索利曼在网上做了一个快速的调查后,意识到加入巨石埃及是“一个不容易再遇到的好机会”,并尽最大努力获得了这份工作。“今天,我可以说我很自豪能加入这家中国公司,”这位34岁的高管笑着说,他是巨石埃及公司两名最资深的埃及员工之一。

索利曼的成功故事只是巨石埃及在这个人口最多的阿拉伯国家的传奇中的一小章。自2012年1月进驻中埃TEDA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来,巨石埃及从无到有,建立了埃及玻璃纤维产业。目前,该公司的玻璃纤维制造基地年产能为34万吨,使埃及成为非洲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国和世界第四大生产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中国巨石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巨石埃及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创造了4000多万美元的税收,为埃及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该公司的成功是中国在2013年发起的全球经济合作框架“一带一路”(BRI)倡议的互利成果。

在为埃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巨石埃及已成为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在埃及制造业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

此外,巨石埃及公司所在的中埃TEDA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也因两国合作的深化而蓬勃发展。它是埃及领先的工业园区之一,拥有最大的投资和最高的单位产出,吸引了130多家中国公司,提供了5万多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可以喂他一天;教一个人钓鱼,你就喂了他一辈子,”巨石埃及一直致力于教年轻的埃及人才“钓鱼”

除了经常邀请中国专家到埃及培训当地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巨石集团还派遣大量埃及员工到中国总部学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索利曼在2012年、2016年、2023年三次去总部培训。

巨石埃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卡里姆·拉比亚(Karim Rabea)表示,该公司在招聘和晋升方面对中国和埃及员工一视同仁。巨石埃及公司98%以上的员工和78%的中层管理人员是埃及人。

规划与物流部副经理迪娜·马哈茂德(Dina Mahmoud)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巨石埃及工作了10年,是中层管理中唯一的女性。回顾过去十年的辛勤工作,迪娜对自己和公司取得的成就深有感触。

“这些年来,产量一直在增加。自2013年第一条生产线开工以来,月产量已经翻了两番,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Dina说。

迪娜也在巨石埃及找到了她的真爱。

“我第一次见到我丈夫阿卜杜拉是在居士。他是制毡车间的副经理。他在工作期间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了解了制作过程中的很多技术细节,”迪娜说,说起自己的家庭,她难掩笑容。

在巨石埃及的储石场,不同石头的山丘将通过巨石带来的先进制造工艺变成雪白、钢硬、纸轻的玻璃纤维,为埃及赚取急需的外汇收入,并有效利用埃及丰富的矿产和人力资源。

巨石生产的玻璃纤维就像连接中埃两国的BRI,不仅实现了两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也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虽然在巨石埃及只有一个比他级别高的总经理,但索利曼并不认为他在巨石的职业生涯会就此止步。“随着我们公司变得更加国际化、一体化和绿色化,我将加倍努力满足公司更高的要求。我相信我将来会比现在更好,”他说。

“潜力是无限的。我相信我们永远是最好的,”索利曼告诉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