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共享电动自行车,可以减少充电事故吗?

都市科技网 刘洋 2024-03-25 10:38:03
浏览

  共享电动自行车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购车,但只要替代一部分,就可以减少在居民楼内燃烧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南京市政府3月18日发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引导企业有序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希望通过发展共享模式,疏解居民用车需求,减少不合规使用行为,降低火灾发生率。近一个月前的2月23日,因为电动自行车起火,南京雨花台区发生火灾,造成15人遇难。这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的灾难。

  为减少电动自行车充电事故的隐患,鼓励共享商业模式的思路值得探索。

  近年来,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由于充电快、行驶里程长、重量轻的优势,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铅酸电动自行车。但锂电池由于自身的技术特点,比铅酸电池更易燃易爆,而且一旦燃烧就很难扑灭,安全隐患更大。

  很多电动自行车燃烧事故,多是由于劣质锂电池或者充电保护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在家庭购车的场景下,一方面居民对价格敏感,另一方面居民鉴别锂电池好坏的能力也相对偏弱。相比之下,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更容易被规范,运营车辆及锂电池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运营商也更有能力鉴别锂电池好坏。这就能降低电动自行车燃烧的概率。

  另外,共享电动自行车最大的好处在于居民无需自行充电,因而就没有入户充电的可能。共享电动车企业统一给车充电,由于其规模化运营,充电场地和充电模式可以做到相对更安全。

  比如,为应对共享电动自行车复杂的工况,滴滴青桔自研动力电池,还建设了分布式能源网络和集中充换电场站,以换电代替传统充电模式。同时,还有智能云监控、场站消防管理系统,对集中充电电池与路面车载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管控。万一发生燃烧事件,相对更可控,更能快速处置。

  但目前,很多城市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态度并不友好,2017年,多部门明确禁止或不鼓励发展该业态,主要原因是担忧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道路交通安全。

  不过,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演进,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几年,共享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向标准化、数字化、多维度、多层面的安全管理生态演化,安全能力和硬件标准已有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