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新开办40所中小学,总体可适应入学高峰转移的需要
5月10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民生访谈”节目时表示,要把教育作为美好生活的“稳定剂”,上海会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我们一直关注人口的曲线,提前布局,调配各种资源,加大优质资源的供给,缩小教育差距。”
2022年,上海全面启动“宝宝屋”。到2023年底,全市约有60%的街镇设置了240家社区托育“宝宝屋”,提供约2.5万个托额,为1-3岁的幼儿家庭提供家门口的计时、临时托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的目标。
2023年5月27日,上海,爸爸们带着孩子玩游戏。上海市第一家“家庭式滋养型”特色宝宝屋,坐落于静安区江宁路街道蒋家巷社区。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3年,上海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把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高质量幼儿园的目标,目前全市有98所幼儿园成为首批高质量建设园。
家门口就能读上好学校,这是广大市民的期待,上海全市2024年新开办40所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包含新建的分校和扩增的学段,其中六年级新增学位数约1万个,总体可以适应入学高峰转移的需要。从多方面的监测结果来看,上海教育的优质义务教育发展生态持续向好,为了让孩子“好上学”“上好学”,将加速实施义务教育的扩优提质,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今年还实施新一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聚焦崇明、松江、青浦等区域,通过优质资源辐射,促进城乡间优质均衡;同时落实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扩大新优质学校“朋友圈”,其中市级新优质项目校今年将达到150所;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将重点提升79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做强做优基础教育。
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扩优提质,上海已经建立“双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国家级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校3所,另有市级项目区7个、市级项目校117所。 上海也已经连续实施两轮“特色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已评估命名19所市特色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