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见城市灾害,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根据瑞银研究所统计,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高达2800亿美元,保费高达1800亿美元,未来还将呈现5%-7%的增长幅度。城市,作为人口密度高、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风险敞口也相对较高,城市能级和规模越大的城市遇到突发灾害的风险损失也更大。
一、城市灾害具有“四高”的特征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认为,城市灾害是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事件。其实,在这个星球上,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地点集中在城市,越是集中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枢纽位置,所产生的财产损失和生命损失就越高。除了自然灾害外,大量人口的集中,由人的操作失误、人与人之间的磨蹭所导致的社会安全事件也同样会呈指数级上升。
城市灾害一般“四高”。
一是损失程度高。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中心区域,发生灾害事件除了经济损失外,更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严重时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从影响人数上看,全球每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最多的城市区域基本都位于亚洲,尤其是日本,基本每个人每年都受到自然灾害的风险影响。此外,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各类自然灾害影响范围最大的区域之一。
从经济损失上看,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所在的城市(群)是全球经济损失最高区域,比如东京-横滨都市圈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每个人4.5天的工作日,以该区域1万亿美元的GDP计算(注:2018年左右,东京都的GDP曾一度高达1万亿美元,但近年来随着日元的大幅度贬值,以美元计算的东京GDP也出现大幅度缩水。),则平均每年的GDP损失高达225亿美元。如果范围扩展到前10名,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巴黎等城市也榜上有名。由此可见,经济规模越大、能级越高的城市,受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越高。
表 1 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最多的五大城市(或城市群)